为贯彻落实许瑞生副省长关于“深圳东莞两市相关部门要把握茅洲河界河特点,共同行动、协同作战,共享技术心得”的指示精神,按照《深圳市人居环境委东莞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印发<茅洲河流域工业污染源联合执法检查工作方案>的通知》(深人环〔2016〕608号)的要求,从11月15日起,开展为期6天的联合执法检查行动。
11月15日上午,深莞两市环保部门在宝安区沙井召开了联合执法检查工作部署会,会议通报了前三季度茅洲河流域深莞监管执法工作的进展情况,一是严厉打击了各类环境违法行为,截至今年10月,深莞两市环保部门在茅洲河流域内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执法行动,出动执法人员38598余人次,检查流域内企业16480余厂次,查处环境违法行为586宗,其中偷排直排漏排16宗,污染超标排放198宗,涉嫌未批先建擅自增设污染工艺225宗,取缔地下加工厂59家,其他违法行为88宗,下达处罚决定书432份,处罚金额4142.71万元;二是运用硬措施硬手段,实施顶格处理,提高执法震慑效力,截至今年10月,茅洲河流域内586宗违法案件中,其中查封扣押11宗,按日连续处罚3宗,限制生产27宗,停产整治14宗,移送行政拘留5宗、涉嫌环境犯罪18宗,对企业起到了极大地震慑作用;三是严厉打击违法排污,减轻工业污染负荷,有效改善水质情况,根据两市跨界河流水质联合监测数据显示,与全年同期相比,洋涌大桥断面、共和村断面(左岸、右岸)平均综合污染指数均有所下降。其中洋涌大桥断面、共和村断面左岸、共和村断面右岸的平均综合污染指数分别为0.590、1.051、1.037,分别下降了42.4%、33.9%、29.2 %,污染程度明显减轻。同时,会议还进一步强调本次联合执法检查工作的具体要求,要求2个综合协调组、6个现场检查组、5个现场监测组,从以下3个方面重点开展执法检查工作:一是对深莞共管区域内工业聚集区60家重污染企业(其中东莞辖区30家,深圳辖区30家)开展执法检查,通过检查企业的废水处理设施运行情况、危险废物的管理处理情况等,发现企业违法行为,固化企业违法证据,编制询问勘验笔录,严厉查处企业的环境违法行为;二是对共管区域的茅洲河支流开展一次溯源执法检查,对支流排污口进行快速检测,若发现重金属指标异常,开展溯源追踪,检查该排污口所对应的排污企业,力求抓住企业实施违法排污的现行;三是对流域内的垃圾填埋场开展执法检查,通过检查填埋区管理情况、臭气治理情况以及渗滤液的处理情况,督促企业落实环保主体责任,确保厂界臭气指标无超标情况、渗滤液处理设施总排口无超标情况。
会议结束后,各个检查小组按方案要求马不停蹄地开展白天日常巡查与夜间突击检查,截至11月16日16时,共出动执法人员260余人次,检查深莞区域内企业40余家,检查中发现存在问题企业10家,其中涉嫌直排废水1家,东莞恩典电镀厂收集池废水溢出地面直排人民涌,经现场快速检测,pH超标;涉嫌增设污染工序1家,深圳源佳誉公司涉嫌擅自增设镀锌、镀镍等污染工艺;涉嫌未能提供验收手续企业2家,深圳信隆公司技改项目未验收,国芳电子(深圳)公司增设的镀金工序未验收以及废气处理塔喷淋废水滴漏;涉嫌稀释排放及直排废气1家,深圳碧池公司涉嫌将浓缩水引入调节池稀释排放以及直排车间废气;以及存在危险废物管理不规范、废水收集不完善的企业5家。现场执法人员已对上述有问题的企业进行现场采样、拍照取证,并下达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决定书,责令企业立即停止违法行为并整改,待监测报告出来后将依法从严顶格处理。
下一阶段,深、莞两市环保部门将继续加大监管执法力度,持续打击企业的违法排污行为,减轻茅洲河工业污染负荷,促进茅洲河水环境质量改善。